MiniLED產業現狀解讀【按鍵測試儀】
在LED行業新藍海市場中,基于相對成熟的技術和逐步下降的成本,MiniLED正在如火如荼地發展,成為各大廠商爭相卡位的主要領域,市場已開始呈現出群雄逐鹿的新局面。
在超高清顯示時代對畫質和分辨率等規格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Mini/Micro LED被寄予厚望。兩者的芯片尺寸都實現了微縮化,主要區別在于:Micro LED尺寸更小,無需藍寶石襯底;而MiniLED的尺寸大于Micro LED,并且保留藍寶石襯底。
最初,集邦咨詢光電研究中心LEDinside將MiniLED和Micro LED的尺寸分界線定為100微米。不過,隨著MiniLED技術持續進步,廠商已經能夠制造出尺寸小于100微米但仍帶有藍寶石襯底的MiniLED產品。因此,LEDinside將分界線改為75微米。
從應用來看,MiniLED可分為背光和RGB顯示兩個方向。
MiniLED背光技術通常采用藍色芯片搭配轉色材料實現白色背光,再結合液晶面板實現畫面顯示。不過,業內也有廠商采用RGB背光方案,成本相對較高。
MiniLED背光具有局域調光(Local Dimming)技術,能夠通過精細分區,對整體畫面進行動態調光,從而實現高動態對比度。應用場景包括可穿戴顯示設備、電視、車載顯示、電競和筆電顯示等場景。
以電視應用為例,相較于傳統背光LCD,采用MiniLED背光技術的LCD在動態對比度和亮度上的表現更佳,且具有輕薄、高畫質、低功耗和節能等優勢,很大程度上提升了LCD的性能。
此外,MiniLED背光可搭配柔性基板實現曲面顯示和輕薄設計,更增添了其應用的靈活性。
MiniRGB顯示是自發光技術,相當于小間距顯示屏的技術升級版,通常是由RGB MiniLED芯片組成顯示像素,再通過SMT或COB封裝的方式貼在驅動基板上,作為顯示屏直接顯示,應用場景包括可穿戴顯示、高清移動顯示、車載顯示、高清大尺寸顯示等。
由于技術尚不成熟、成本偏高,MiniRGB顯示尚未到達沖刺量產階段。不過,會議室、指揮監控、高端商業顯示、安防等公共服務大尺寸顯示的需求正在被激發,尤其是疫情的爆發有效刺激了會議室顯示等室內商顯的需求,加快了MiniRGB顯示的在顯示市場的滲透率。
MiniLED的出現為LED整個產業鏈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上、中、下游及配套應用的各大廠商積極布局,不斷加碼,推動了MiniLED產業駛入快速成長的車道。
從設備端來看,據LEDinside此前調查顯示,大部分MiniLED設備廠商已準備就緒,為實現MiniLED大規模商用化打好堅實的基礎。對于設備環節的速度、精度、良率和一致性等技術問題,相關廠商也已經“對癥下藥”,并在持續尋求突破與創新。點測分選等封測設備廠商中,以華騰半導體、標譜和梭特科技為例。針對MiniLED的需求,華騰半導體推出了全自動測試分選機(HT7600)和全自動編帶機(HT6000),實現更高的測試精度和良率。
標譜成功完成了COB LED測試系統升級,測試速度提升100%;并加大研發投入,標譜的研發人員在2019年增加了30%。
作為分選機和固晶機市場的核心技術,梭特科技的Pick & Place取放技術提供高速度和高精度服務,逐漸解決了高成本的問題。同時,梭特還推出針對倒裝芯片的固晶機、NST-620系列分選機以及高精度的ST-661系列排片機。
K&S推出了PIXALUX巨量轉移設備,相比傳統的單顆取放技術,其轉移速度提升了3-5倍,1秒能夠轉移50顆LED芯片,并且能夠達到10-15μm的精準度,轉移良率頗高。今年,PIXALUX銷量大幅增長,已開始為K&S的業績貢獻顯著的增長動能。
ASM 太平洋擁有獨特的巨量轉移接合技術,推出了全自動巨量焊接產線 Ocean Line。同時,ASM太平洋還針對MiniLED需求推出了AD420 固晶設備,實現封裝解決方案全面覆蓋。
北京中科同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會定期發布新品推薦和產品規格參數。公司主要經營:LED/全自動/臺式點膠機、按鍵測試機/儀、回流焊機/波峰焊設備、貼片/絲印/攪拌/下料/自動印刷/上板/雕刻機等產品,同時還是一家
免責聲明:文章《MiniLED產業現狀解讀【按鍵測試儀】》來至網絡,文章表達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文章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本站站長處理!